製造業導入產線自動化、餐飲業者推出自動點餐機,各產業都在設法運用科技輔助、或取代人力工作。
一般人的想像中,低薪、不具專業的工作較容易被機器取代,具備大學教育程度的技能比較不容易受到影響,真是如此嗎?
麻薩諸塞州格厄爾大學(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Lowell)商學院教授史考特.萊瑟姆(Scott Latham)和貝絲.亨伯德(Beth Humberd)想要釐清,哪些工作未來可能自動化,哪些還是人類專擅的領域;他們依照工作需要的能力與提供的價值,區分出不同的工作型態。
1. 中斷型工作
指的是核心能力容易標準化,但消費者仍習慣原有的價值給予模式。例如,企業導入自動分帳、計算數據等管理系統;不過,即便科技可以管帳,組織仍習慣會計師提供顧問諮詢的服務。從事中斷型工作的人,須找到與機器共同解決問題的方式,比如說,砌磚工人設計藍圖,機器人負責砌磚等勞動事務。
2. 位移型工作
不僅能力容易過時,核心價值也正改變,甚至消失;高速公路的收費員就是一個例子,如今機器完全取代收費員的技能和價值,這門工作已被淘汰。一般認為高專業度的藥師行業,也面臨同樣的情況,導入自動化流程後,醫生線上填寫處方、寄送藥物的情況漸趨普遍,有任何問題也可線上諮詢,病患對人類藥師的依賴大幅降低。
對於此類工作,萊瑟姆與亨伯德建議,「再訓練」(retraining)是唯一的解方。工作者必須專注於正在快速發展的行業,且可立即學習的技能,像是精通單一能力(如網路安全)的學程。
3. 解構型工作
核心能力仍重要,但價值交付的形式逐漸轉變。以教師而言,教學的專業仍重要,但不同以往面授的教學模式,已經有各種線上教學、自學的平台,所以「教學」型工作,應順應消費者的需求,將核心能力應用在新的價值型態上。
4. 耐久型工作
像是水電技術需要高度專業,且處理的問題並非例行事務,需要現場判斷、動手解決。這類型的工作若嘗試自動化,可能產生更多成本,所以工作者的技能及價值都不會受到太大的威脅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