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愈來愈多人不再害怕轉換工作,期望透過跳槽和轉職,達到提高薪資待遇與未來發展的目標。然而,不論是社會新鮮人或是資深工作者,轉進一個新組織,面對的不僅是一個全新的職涯機會,同時也置身於充滿挑戰的探索期。有人稱蜜月期、磨合期或是試用期,這段機會與風險並存的人生際遇,通常不大於 90 天。
這段時期對於企業端也是同等重要。有些公司會提供完整的新進人員輔導計畫,讓新人了解公司文化、企業理念等,以儘快適應這段職涯轉換期,在組織內產出預期的績效。
工作多年來,觀察那些能在這 90 天成功取得認同的新進人員,往往不會只仰賴組織所提供的新人輔導,還會提醒自己多做以下 3 件事,確保對新任職務的正確理解,展現足夠的靈活性,你也可以做為參考:
1. 熟讀職務相關的 SOP
每份職務都會有職務說明書(job description),或者是標準作業程序(SOP,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)。
這些文件定義了該職務被賦予的工作「內容」和「目的」,並藉由標準作業程序,確保工作的穩定與正確性。詳細閱讀這些書面規範,你會發現每一份說明書,其實傳達了在這個職務上的人員,應有的知識技能,每份 SOP 更是歸納了組織過往進行專業分工時,曾發生過的經驗和故事。
不過,許多工作者往往選擇忽略它們,詢問交接人員後,就直接埋首於工作,試圖憑藉個人努力快速展現績效。
但只要安排時間審閱這些規章辦法,就能了解組織過往的脈絡與歷史,幫助你快速調整做法和觀念,加快上手、融入組織文化,從中找到自己可以貢獻、且真正對組織有幫助的契機。
2. 搭建有效且關鍵的人際網絡
在一個專業組織內,工作經歷與能力固然重要,但搭建關鍵的人際網絡也是不可或缺的軟技能。當接收到一項任務時,試著盤點一下,有哪些人與這項任務有關?除了你的主管之外,還可能有誰會支持你完成這項任務?還有誰會影響你的工作進度?又有誰能做為你的顧問良師?找出這些利害關係人物,適時和他們請益、交流。
建構有效的人際關係,不僅能理解他人對於自己這份職務的期盼,幫助你做得更好,還能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,找到人願意拉你一把。
3. 經常自我提問,提取經驗和想法
當漸進地熟悉組織運作,與專業分工的邏輯後,試著有意識地提醒自己進行工作內容評估。比方說,問問自己,已經充分地運用了個人的專業與優勢,去完成工作任務了嗎?在達成工作目標後,學到了什麼有用的經驗?如果下次再接到類似的任務,與他人協同合作時,有更好的做法嗎?
經常性地在一些關鍵事務上進行自我評估,像是做專案、合作、簡報等等,能幫助你更快提取經驗,在看似重覆的例行事務中,都能累積一些新的想法,激勵自己不斷向前。
管理學之父彼得.杜拉克(Peter Drucker)曾提到:「人類壽命不斷延長,一個人的平均工作生涯可能長達 50 年,而一間成功的公司平均只有 30 年的壽命。」從數據來看,專業工作者的職業生涯,肯定比組織的生命周期長壽許多。這也意謂著工作者的一生,將無可避免地要多次轉換工作跑道:不論是在公司內轉換部門,或是轉職、變換工作。
這 90 天的職涯轉換期,其實也是組織內部同事「考察」你的適應期。除了要展現專業能力外,同時還需做好文化融合的心理準備,才能在這個新角色上有所表現、支持組織有效運行,順利為自己在職涯道路上迎來一個新的、美好的開始。
留言列表